听说最近有一款游戏要发售,名字很上头,听起来像是资本主义下班后的恶魔自助餐——《绝对魔权》。据说同步登陆Steam、PS、Switch,一口气就能覆盖所有主流平台,真是做游戏做到广场舞领队的精神了,不管你用啥设备,统统给你安排上。这年头啥不兼容,人民群众的苦难才不兼容呢,游戏倒是都兼容了。
发售时间定得诚心诚意,就差没给你请假条。官方宣传相当炸裂,仿佛整个地球都在等这款游戏上线,一旦上市,GDP直冲宇宙,游戏圈众生皆为其垫脚。要不是宣传写得这样霸气,我还真以为它要拯救横版动作游戏的老龄化人口,毕竟现在谁还玩清关游戏呢?都是回合制养老,活力青年都去直播带货了。
但说归说,《绝对魔权》这个劲儿对我这种用人生玩roguelite的人还是有点杀伤力。官方一通热词输出,什么横版动作、清关手感、roguelite机制、程序生成地图,本质就是:你死一回,世界变一遍,玩家像是秃头老板的头发,每周刷新两根,光荣走向不可控。这个“每一次死即再生”,乍听上去像人生鸡汤,实则偷偷替你加班,游戏里头死了能重开,现实里死了还得靠男人帮充值续命。
据说剧情可达十万字,这规模放到网络小说都能凑个四百章,只是主角不是总裁,不是傲娇校花,也不是生猛老中医,而是你。那个一直觉得自己能拯救世界,但实际还在缴房租的玩家。这剧情分支是真能拽住你,选一条路走到黑,选错路直接黑给你看。玩这个游戏,估计有人能体会到“选择的痛”,不像考研填志愿那样回头是岸,更像相亲见网友,错了就错了,喜当爹还要重开档。
再说塔拉姆王国,听着很有逼格,但策划估计也怕审查,不敢改成“塔拉姆小区”,毕竟国内开发商都喜欢写《河马湾独立庄园》。《绝对魔权》倒好,一上来就是暗黑幻想世界,什么太阳王阿兹拉高高在上,一边用光辉笼罩,一边用贫瘠的设定把播放器吹成黑洞。这里统治者比资本家还资本家,明面上都爱岗位,背后全靠魔法搞福利。玩家在这个王国里,既是修仙上班族,也是打工皇帝,唯一的福利就是多重结局,走哪条路都出口转内销。
而人物设定,策划显然是从《怒之铁拳4》结业直接空降,把团队带资进组,主打就是:往死里卷,不给老玩家留后路。加兰德拉挥大剑带死灵法术,卡尔爆破火铳,是炸房不炸锅的那种;布罗姆主打远程魔法,估计是文科生兼职开网吧,西德有灵魂机制,讽刺点满。四个人设太卷了,玩这个游戏不用选职业,只需选今天想怎么被boss修理。
这四人不仅操作各自有体系,还能跨平台联机互相撂狠话。Steam玩家和Switch玩家组队,这画面就像小区里退休的大爷和幼儿园小孩一起玩斗兽棋,一个为了胜利,一个心疼棋子,这游戏的世界观和现实差不多,谁都怕自己出错,谁都想看别人出丑。单人也能体验剧情,组队不只是社交,还是“比惨型联谊”活动,谁挂得多谁显得更懂生活。
至于动作手感,官方承诺就快把你的手指练成折叠屏。高速连招加程序生成地图,每次开局都能遇见不同的老板NPC。操作其实考思维,指不定哪一关出来个“氪金陷阱”,你明明想靠技术通关,最后发现刷钱才是主线。这种模式,不止是反复劳动,还是反复劳动里的数学竞赛,到底谁能算清楚自己有几个命。
当然,实体版条件放出来,简直比叠加洋葱还扎心。赠品里除了数字美术集还有原声带,配乐阵容直接把你从黑暗现实中拉回梦中桃源。啥Gareth Coker、北村友香、Mick Gordon,三个名字拼出一条地球文化带,仿佛游戏公司圈了一整条音乐护城河。音乐还能承担剧情,玩着玩着就听见一段悲情小调,像是你交了房租以后听见老板又发考勤表。天上飞的是原声带,地上跑的是动感闪现,你要不高兴,官方还留有一条口号:“下次一定包邮。”
实话说,《绝对魔权》这气势,不只是承接怒之铁拳系列,更带着点“人生不如归去”的野心。什么老横版新Roguelite,都是把你逼进升级环。以前玩动作游戏是“我要成为全村最强”,现在则是“我要成为全地球最死”。你还在通关,人家已经让地图自己通关了。你刚打完一关,还在嘴硬,游戏突然把剧情反转送你下地狱。这种推陈出新,说起来像文艺复兴,其实就是“炒冷饭加热水”,多了点算法,少了点真情。
官方发售时间也贴心,数字版先下场,实体版打后手。一个展现人性,另一个收割情怀。让你觉得不买实体版就不够优雅,不买数字版就跟不上潮流。两种选择,全都是压力。这就像你爸妈问你明天吃什么,你答曰:我想吃饱就行,他们说,你这样没志气。明明追求自由,实际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买实体还是买数字”,抉择与你何干,钱包才是你妈。
任谁都说,《绝对魔权》是动作与roguelite爱好者的“双修天堂”,毕竟现在谁还想着玩单一类型呢?都一样,现实生活会让你体验所有版本的死亡重生——你刚升职,老板要你跳槽;你刚凑够首付,银行贷款利息突然涨。那种“一局一死,一死一新”的人生体验,在这游戏里算是现学现卖,你可以试错一百次,现实却只准翻车一次。还是游戏温柔点吧,至少它允许你“重启此关”,现实基本只有“重启人生”方案——只要你敢用。
游戏能不能成为年度热门,谁也说不好。但发售之前,网友已经把它炒成神货,说是动作游戏“天花板”,roguelite的“地下室”。两种极端中间,就是你钱包中间的空隙。可别说,你们这些等着首发的玩家,估计和我一样,把生活的希望都买单给了新品,游戏发售日就是心理复活节,这不开局,难为情都还没开始呢。
官方每句话都像是在提醒你,“不买会后悔,买了更后悔”,这游戏营销阵仗,比房产中介还真诚。等你玩了十万字的剧情,才发现人生不过是一局roguelite,死亡才能重开,选择从未自由,所有美好只在美术集和原声带里头。而我们呢,只能边玩边怀疑,边死边嘲讽。在铁拳和魔权之间,如此绝对,绝不魔幻,却足够魔权。
最后的免责声明像极了保险公司保单,“信息仅供参考,内容以实际为准”,生怕你信了就能改变现状。你以为游戏能给你公平,实际疫情能给你自由?都是幻影。等发售那天,不一定上线,你玩到最后收获的也不一定是快乐。唯一肯定的,是你依然会死于一局的午後三点,和现实里无数次期待中的明天。
游戏世界的统治者是太阳王,现实中的太阳王是生活本身。唯一的魔权,是你敢不敢选择重开,这一关。至于能不能通关,咱们都靠下班那点时间,再见面时,各自调侃一句,“有生之年系列,真是魔权。”
你玩你的魔法矩阵,我续我的房贷人生。谁没点绝对魔权?不过是被销量支配的估价师,认清了本质,还要自嘲一句:做个人吧,魔权只是个设定,游戏才是生活。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