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突然公告!七家公司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收购复牌重要的消息
资本市场的深夜,公告系统闪烁的信息背后,一场涉及千亿资产的产业重组大戏正在悄然上演。
2025年7月29日清晨,北京金融街的投行办公室灯火通明。基金经理们紧盯着屏幕上密集跳出的公告——光库科技因筹划收购安捷讯控股权紧急停牌;中化装备披露重组预案后复牌;中国船舶与中船防务经过重大资产调整后双双涨停开盘。与此同时,一份关于多晶硅行业70万吨产能整合方案的会议纪要在投资圈悄然流传。
短短72小时内,七家上市公司相继发布资产重组公告,涉及新能源、光通信、高端装备等多个战略领域。这场资本流动的背后,是中国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层脉动。
一、光伏产业大整合:70万吨产能的战略重组
7月29日,北京一场持续到深夜的闭门会议引发行业震动。17家多晶硅企业经过激烈磋商,基本达成一项历史性协议:由11家企业联合成立合资公司,以承债方式收购另外6家企业约70万吨多晶硅产能。
收购方阵营包括通威、协鑫、大全、新特、东方希望、亚洲硅业六大传统巨头,以及南玻、丽豪、其亚、弘元、戈恩斯五家新锐企业。而被整合方则涵盖宝丰、润阳、新疆晶诺、合盛、信义、聚光(盾安)等知名企业。
“基本逻辑是,要背负银行负债的。然后净资产打个折扣。”一位接近谈判的消息人士透露。这场整合源于多晶硅行业持续近两年的寒冬——随着产能急速膨胀,多晶硅价格从2022年逼近30万元/吨的历史高点一路暴跌至当前4万元/吨左右,全行业普遍陷入亏损。
尽管光伏协会在7月30日紧急辟谣称部分自媒体传播内容“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但行业整合的迫切性已成为共识。这场由相关部门组织的整合行动,正力图改变行业恶性竞争局面。
二、光通信产业链并购:从光模块到光纤连接器的垂直整合
7月28日晚,珠海光库科技发布公告震动业界:公司正筹划通过发行股份、可转债及支付现金的组合方式,收购苏州安捷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公司股票自7月29日起停牌,预计不超过10个交易日。
安捷讯这家成立于2009年的企业专注于光纤连接器、能量光纤等产品研发生产,与光库科技主营的光纤激光器件、光通讯器件及激光雷达模块形成完美互补。交易完成后,光库科技将形成从核心器件到连接组件的完整产品链。
本次交易对手包括安捷讯实控人张关明(持股60.71%)、苏州讯诺投资等机构股东。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光库科技今年宣布的第二起并购——6月公司刚启动收购武汉捷普100%股权。资本市场对此反应积极:6月至今公司股价累计上涨35.83%。
同样在光通信领域,汇绿生态于7月28日复牌并披露重组预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钧恒科技49%股权,实现对这家光模块企业100%控股。钧恒科技专注光模块行业十余年,此次收购将进一步强化汇绿生态在光通信领域的产业布局。
三、央企专业化重组:从船舶到化工装备的整合浪潮
7月29日,中国船舶与中船防务复牌后双双涨停,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支持这场央企重组。调整后的方案显示:中船防务拟与控股股东中船集团进行资产置换,将主营业务变更为高端船用动力装备研发制造;中国船舶则将通过发行股份收购江南造船部分股权等资产,实现对5家船舶造修公司的全资控股。
这场重组背后是全球船舶工业复苏的大背景——全球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等指标持续改善。交易完成后,新中国船舶作为中国船舶集团船舶总装上市平台,将成为手持船舶订单规模全球第一的旗舰型造船上市公司。
在化工装备领域,中化装备于7月29日复牌并披露重组预案。公司拟发行股份购买益阳橡胶塑料机械集团100%股权和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100%股权。
这一动作对2024年亏损22亿元的中化装备至关重要。益阳橡机在密炼机、硫化机等橡胶机械领域拥有完善产品体系;北化机则专注氯碱电解成套装置、熔盐热储能成套装置等高端装备。注入这些资产将显著增强中化装备在化工装备板块的竞争力。
四、能源央企资本运作:从资产重组到REITs创新
中国华电集团的资本运作成为央企改革范本。7月31日披露的数据显示,集团控股上市公司数量增至7家,总市值从2020年末的535亿元跃升至2025年7月30日的约3800亿元,增幅位列同类企业第一。
作为“双子星”之一的华电国际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向控股股东收购江苏、上海、广东、广西等区域优质火电资产,收购装机规模1606万千瓦。重组后公司控股装机容量达7700万千瓦,市值突破500亿元。更值得关注的是,国内首单央企天然气发电公募REITs——华电国际公募REITs将于8月1日登陆上交所。
另一颗明星华电新能则于7月16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首日涨幅达125.79%,市值近3000亿元,成为华电旗下首家千亿市值上市公司。这家国内装机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公司(总装机6862万千瓦)已取得内蒙古腾格里、甘肃腾格里等清洁能源基地开发权,规划总装机规模接近6000万千瓦。
当这些重组公告在深夜不断弹出,产业资本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市场格局。中化装备复牌首日成交量激增三倍;中国船舶与中船防务的涨停封单合计超百万手;华电新能3000亿市值托起绿色能源的估值标杆——这些资本动作共同描绘着中国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路线图。
产业重组非简单的资本游戏,每一次资产置换都是资源配置的优化手术。当光库科技连接安捷讯的光纤,当中化装备整合橡胶机械与化工装备,当11家多晶硅企业联手承接70万吨产能,资本终于寻回了流向实体经济的河道。
而资本市场屏幕上的红绿数字,不过是这场深层变革的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