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网约车单价跌破想象:一公里四毛钱,师傅被吓到卸载软件

点击次数:130 产品展示 发布日期:2025-09-19 05:27:30
“这单跑完,我就不干了!” 广东那位师傅把车停在路边,看着手机上5块2的结算金额,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4公里多,12分钟,油钱都不够。他没跟谁抱怨,只是默默地按下了“退出”键。这声响,像是给自己这趟短暂的网约车生涯,画上了一个潦草又决绝的

“这单跑完,我就不干了!”

广东那位师傅把车停在路边,看着手机上5块2的结算金额,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4公里多,12分钟,油钱都不够。他没跟谁抱怨,只是默默地按下了“退出”键。这声响,像是给自己这趟短暂的网约车生涯,画上了一个潦草又决绝的句号。

你可能觉得这已经够离谱了,但现实总能轻易击穿你的想象。河南一个师傅,跑了3.85公里,进账2.13元,一公里五毛五。他当时就愣住了,半天没回过神来,感觉自己像是被谁狠狠耍了一道。他说,跑完这一单,吓得他赶紧把软件给卸了。

这种惊吓,正从一个个孤立的事件,演变成一种普遍的情绪。当五毛五一公里的单价还在挑战人们的认知时,另一张来自广东的订单截图,则彻底撕下了最后一丝体面:4.87公里,里程费1.98元,折合一公里四毛钱。看到这个数字,你甚至都气不起来了,只剩下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这已经不是在开车赚钱了,这简直是在做慈善,而且还是倒贴钱的那种。

成都,这个曾经被誉为“网约车之都”的城市,如今成了这场价格战最惨烈的绞肉场。一位司机给我们看了他的一笔订单,全程61.2公里,耗时一个多小时,最终到手40.41元。他苦笑着说:“以前这种单子是‘特惠’,现在是常态。”这种常态,正在把无数像他一样的司机,逼到悬崖边上。

有行业观察者指出,这已经超出了正常的市场竞争范畴,更像是一种“结构性压榨”。一些聚合平台为了抢占市场,用击穿成本的低价来吸引用户,然后通过复杂的抽成机制,将成本和风险全部转嫁给最底层的司机。司机们被困在这个系统里,要么接受不合理的低价,要么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订单被抢走。

问题是,这种模式真的能长久吗?当司机们发现,自己辛辛苦苦跑一天,不仅赚不到钱,甚至还要倒贴油费和车辆损耗时,他们还会继续留在这个行业里吗?那些中小平台,除了低价之外,对司机的管理和判责机制也常常是一言难尽。它们用最诱人的价格吸引乘客,再用最严苛的规则对待司机。

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伤害的,是整个行业的生态。当越来越多的司机选择用脚投票,逃离这个让他们心寒的市场时,乘客们还能享受到便捷、廉价的出行服务吗?资本的游戏总有结束的一天,当潮水退去,留下的,可能只是一片狼藉。

说到底,当打车的价格比买一瓶矿泉水还便宜时,我们是不是也该想一想,这背后,到底是谁在为这份“廉价”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