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的主角是马尔科卢比奥,现在的美国国务卿,在福克斯新闻接受玛丽亚巴蒂罗姆的专访。可聊着聊着,卢比奥一句话,直接把天给聊死了,整个演播室瞬间安静得能听见心跳。
玛丽亚当时正追问一个特尖锐的问题,也是很多人,特别是印度人最想问的:美国为啥对印度买俄罗斯石油下手那么狠,直接加了25%的关税,但对中国这个更大的买家,却只是“推迟90天”再议? 这双重标准玩得也太明显了吧?
所有人都等着卢比奥怎么给白宫这操作“打圆场”,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结果,卢比奥压根没绕弯子,他特别坦诚,甚至坦诚得有点“吓人”。
他说:“我跟你说实话吧。如果我们对中国搞二级制裁,会发生什么?中国是俄罗斯石油最大的买家,一天差不多200万桶。他们拿到这些原油,转手就送进了自己的炼油厂。然后呢?加工出来的汽油、柴油这些成品油,会重新流回全球市场。”
他顿了顿,看着有点懵的玛丽亚,补了一句:“到时候,任何国家想买这些成品油,都得付更高的价钱。你想想,谁是这些成品油的大买家?欧洲就是其中之一。”
话音一落,演播室里鸦雀无声。主持人玛丽亚几次张了张嘴,想插话,但最后都放弃了。她脸上那种错愕又无奈的表情,简直就是“我竟无言以对”的真人版。为啥?因为她知道,卢比奥说的,是扎扎实实的、让白宫投鼠忌器的大实话。
这事儿,你不能孤立地看。要把时间往前倒两个月,到加拿大G7峰会。当时美国的财政部长贝森特,提了个更猛的建议,说要不咱们哥几个联手,对中国来个 “致命关税”,一劳永逸。
欧洲领导人集体沉默。
这沉默背后,不是害羞,也不是没听清,是冰冷得不能再冷的经济账本
尤其是德国,简直就是“重灾区”。德国汽车产业,整整35%的利润,要靠中国市场来养活。 像梅赛德斯-奔驰这种大厂的CEO,早就公开喊话了,说“关税是最粗糙的工具”,翻译过来就是:大哥你可别瞎搞,我们还指着那边吃饭呢。
所以你看,美国财长在那边慷慨陈词,欧洲的头头们心里算的却是自己家的柴米油盐。你让我跟我的大客户翻脸?我这几百万工人的饭碗怎么办?所以,只能低头,沉默,用这种方式告诉你:这事儿,我们不跟。
现在,你把G7的“集体沉默”和卢比奥的“演播室实话”联系起来,是不是一下就通了?
美国不敢轻易对中国下死手,不是因为心慈手软,是因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里的位置,太特殊了。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世界工厂”,更是一个“世界转化器”。
在能源这个领域,体现得淋漓尽致。
俄罗斯的原油,被贴上了“敏感”标签。美国的意思是,大家最好都别碰。印度碰了,体量相对小,而且在全球炼油和成品油出口这块,话语权没那么大,美国觉得敲打一下,风险可控。
但中国不一样。中国是全球数一数二的炼油大国。俄罗斯的原油,对别人来说可能是“烫手山芋”,但到了中国这里,就成了工业原料。这些原油进入中国庞大的炼化系统,和来自中东、非洲、拉美的原油混在一起,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出来的就是标准的汽油、柴油、航空煤油。
这时候你再问:这桶汽油里,有多少分子来自俄罗斯?对不起,没人知道,也没法查。它已经被“洗”成了一个全球标准化的工业品。然后,这些成品油再通过国际贸易,卖到世界各地,包括美国的盟友——欧洲。
这就是卢比奥那番话的核心。美国如果制裁中国买俄罗斯原油,结果会怎么样?
中国的炼油厂可能会减少一部分产量,导致全球成品油供应紧张。供应一紧张,油价立马就得涨。现在全球通胀压力本来就大,再来一波能源价格飙升,老百姓的日子还过不过了?欧洲经济本来就晃晃悠悠,这一下可能直接就趴窝了。
最讽刺的是,欧洲国家为了保证能源安全,可能还得硬着头皮去买那些涨了价的、不知道源头在哪的成品油。里外里,被坑的还是自己人。
所以你看,这个制裁的大棒挥出去,可能没打到中国的要害,反而先把自己和盟友的腿给砸了。 这是一把结结实实的回旋镖。
这个世界,早就不是一百年前那个样子了。全球化,尤其是产业链的全球化,把所有人都捆在了一条船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德国的汽车想卖到中国,就需要中国的市场保持繁荣稳定。而中国的工厂要开工,就需要全球的能源和原材料。欧洲人要开车、要取暖,就需要稳定且价格合理的成品油供应。
中国在这个链条里,通过自己强大的工业制造和转化能力,占据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它能把上游的资源,高效地转化成下游各国都需要的商品。你想绕开这个节点,或者打掉这个节点,整个链条可能都会崩断。
中国自己的态度也很明确,外交部发言人早就说了:“中国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正常经-贸能源合作,正当合法。” 这话的意思就是,我按市场规律办事,为了我们国家的利益,谁也别想指手画脚。
再回头看看印度,就更有意思了。美国那25%的关税加上去之后,印度石油公司的董事长怎么说?他说,我们对俄罗斯石油的进口“没有暂停”,买不买,完全看经济上划不划算。
这话说的,跟中国是一个路子。对这些发展中的大国来说,保障能源安全、控制发展成本,是头等大事。 政治表态是一回事,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另一回事。
美国可以对一个区域性大国施压,但面对一个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转化器”角色的中国时,它的工具箱里,能用的家伙事儿,真的不多了。
所以,卢比奥在福克斯新闻的那番“大实话”,以及演播室里那阵令人尴尬的沉默,其实揭示了一个正在发生的、深刻的时代变化:地缘政治的规则,正在被全球化的经济逻辑重新改写。
过去,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现在,谁掌握了产业链的关键节点,谁能影响全球的供给和需求,谁的声音就无法被忽视。
那天的演播室里,玛丽亚巴蒂罗姆的沉默,和几个月前G7峰会上欧洲领导人的沉默,遥相呼应。那是一种面对复杂现实的无力感,也是对一个新权力格局的默认。世界,确实不一样了。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