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皇帝“教科书级别”的7位演员:焦晃仅能排到第3,张国立垫底
看了那么多古装剧,我才知道,单靠穿上龙袍是演不好皇帝的。
有的人演皇帝演得就像个普通人,有的人眼神让你都不敢正眼看,还有的人简直像是从历史书里走出来的真帝王。
这7位演员各有各的风格,把“帝王”演得真的是教科书级的水平。
不过如果真要比综合实力,结果可能和你想的就不一样了。
张国立排连大家都说是“老戏骨”的焦晃都只能排到第三,这个排名你觉得靠谱吗?
第7名、张国立
说到张国立演的皇帝,很多人都会想到《康熙微服私访记》里的康熙。
他演的不像个坐在金銮殿里的帝王,更像是穿着简单衣服在大街上吃馄饨、和摊贩讨价还价的“老顽童”。
张国立把康熙在老百姓中间偷偷摸摸生活的样子演绎得很到位,体现了他对民生的关心和那一份隐晦的威严。
这部剧里融入了一些民间故事,所以它看起来没那么激烈,反而多了些幽默搞笑的味道。
不过这份“生活气”,也是让他受到批评的原因。
一方面是剧情问题,很多人都在说剧情里并不是单纯要清除那些地方的害群之马。
一个地方一个故事也就算了,居然还冒出来不同的姑娘,搞得这版康熙帝像个渣男一样。
每回他显摆自己是皇帝的时候,都是三德子像个翻跟头的小丑一样,把龙袍和王冠给张国立套上,实在是太搞笑了,八竿子打不着的中二。
有些人把他的康熙跟陈道明的对比,网友们就说了:
陈道明演的康熙不坐龙椅,我觉得这才像个皇上;而张国立演的康熙坐在龙椅上,好像马上就要叫人出去耍一圈了。
所以他排不是因为演技差,就像网友说的:
他演技不错,但不是最符合帝王形象的演员。
第六名,富大龙。
要是说张国立演的帝王有种“烟火气”,那么富大龙演的帝王就是那种“悲伤”的感觉。
富大龙在《大秦帝国》里演的秦惠文王嬴驷,是他演的唯一一个帝王角色,把“乱世君主”的复杂形象演绎得特别到位。
早年被流放的苦日子、当上皇帝后处理内乱的果断、带领秦国东征的决心,还有孤单时的脆弱,这些每一块都得稳住。
那场跟张仪辩论的戏,他琢磨每句话的停顿,打算让对话既有战国时期辩士的锋利,又不失皇帝的稳重。
不过更让人瞩目的,是他在《国家宝藏》里演的秦始皇。
他那造型就跟兵马俑似的,感觉就像是从俑坑里走出来的。而且富大龙本来就是甘肃人,可能是秦人的血脉在他身上觉醒了吧。
和太子丹的对话安排得可紧凑了,不过从他的眼神里,能看到他想要统一江山的那种雄心,同时也有面对孤单时的忧伤。
太子丹在逼迫杀燕王的时候,脸色阴险,却也展现出帝王那种决断的狠劲。
因为人气的原因,他只能排在第六名,但这并不妨碍圈里的人对他演技的肯定。
第5名、陈建斌
《甄嬛传》里的雍正,真是个争议不断的角色。
虽然有网友调侃这个版本的雍正叫“胖橘”,但还是有很多人觉得他太阴险狠毒了。
其实就是剧里雍正杀了年羹尧和隆科多这俩大臣,宠妃的生死和荣华富贵也不过是一种政治工具。
其实只要留意那些细节,才能看到真正的帝王气派。
在别的清宫剧里,皇帝发脾气的时候,太监和宫女还敢偷偷瞄一眼。
陈建斌演的雍正,只要把茶碗一砸桌上,哪怕没说话,殿里的人连个呼吸都不敢出。
每次雍正大发雷霆,扇耳光的时候,根本不用前倾身子,因为他心里明白,无论是谁都不敢躲开。
更让人赞的是,陈建斌把雍正那种“多疑”的细节演绎得可真不错。
他跟甄嬛聊天的时候,突然停了一下,眼睛扫了对方一眼,就像是在用测谎器似的。
那种小心翼翼的神情真叫人腿软,活灵活现地告诉大家为什么有人说“跟在皇上身边就像跟老虎走”。
不过他也是有争议的,有些人觉得他“说话节奏太慢”,听着让人心里着急。
换个角度看,雍正晚年身体不太好,说话慢也正好符合他的形象。
第4名、陈道明
陈道明演的那个皇帝,最牛逼的就是“轻轻松松”。
别像某些人那样只会吼叫和瞪眼,只要你站在那里,就自带“优雅的帝王”的气场。
《康熙王朝》里面有一幕,中年康熙在书房里看书,穿着休闲服,一只手拿着书卷,另一只手轻轻敲打着桌子,眼神既专注又深沉。
他突然抬起头,看向窗外,没说啥,但观众从他眼神里能感觉到他心里对天下的担忧。
连发呆都像是在考虑国家大事,估计这就是个千古一帝该有的风范吧。
康熙杀了容妃之后,他一个人呆在空空的宫里,一动不动,手指在茶杯上滑来滑去,茶都凉了也没注意到。
没哭没骂,那几秒的静默,比说一百句“我后悔了”更容易让人感同身受。
陈道明有句话说过:
我演不了那些没文化的皇帝,因为我根本不懂他们的想法。
所以他演的皇帝,基本上都是那种“有文化、有气度”的,比如康熙和刘邦嘛。
排第四,是因为“儒雅帝王”这角色他演得特别到位,但在“全能”这块儿还有点差距。
第三名,焦晃。
焦晃演的康熙,就像《雍正王朝》里的“定海神针”一样稳当。
不是年轻时候的康熙那么冲,但也不是年纪大了就没劲,而是暮年康熙的沉稳和聪明。
剧组请他来演个配角,没想到连唐国强在他面前都显得有点儿不咋地。
他演的康熙走路慢腾腾的,但每一步都稳得很,感觉像是顶着整个天下似的;说话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很有劲,连咳嗽都透着“皇上的气派”。
不过他的缺点也挺明显的:就只会演那种“老年皇帝”的角色。
网友说:
焦晃演不了年轻的康熙,他那气质看起来太“成熟”了,分明是一副经历过风雨的样子。
焦晃自己也说过:
我年纪大了,没法像年轻人那么有干劲了。
所以他演的康熙和唐太宗,都是“老年版”的角色。
排第三是因为“暮年帝王”这角色他演得很到位,但在角色变化上比前面的演员逊色些。
2024年金鹰奖颁奖典礼上,焦晃拿下了终生成就奖,看到那两个颁奖的人,网友们都忍不住笑了。
两个皇帝给他们的老爹颁了个奖。
第2名、唐国强
一提到唐国强,网友最常挂在嘴边的是:
“就一个唐国强,差不多就是半部中国历史。”
他演过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连那些给这些皇帝写诗的牛人也演过。
有人打趣说:
唐国强老师从古时候演到新中国成立。
他的演技特别到位,能把角色活灵活现地演出来。演雍正的时候,他是个“铁血改革者”,推动新政时怒吼着拍桌子:“我就是要改!”
演李世民时,他就像个“仁爱之君”,演伟人时又透着“领袖的气魄”,说话带着湖南口音,做手势时那股豪气,简直就像从历史走出来的。
九三阅兵的时候,看见他跟演周总理的刘劲站一块儿,网友们都在疯狂点赞。
他们回来了,我们的飞机再也不用飞两趟了。
第1名、陈宝国
要是说其他演员是在“演皇帝”,那陈宝国就是“把皇帝演成了他自己”。
《大明王朝1566》里的嘉靖帝,其实就像个孤独的帝王,既不是昏庸的君主,也不是明智的统治者,他懂得权谋,还很会伪装。
他演的嘉靖帝,把拂尘都演得像真的一样。
修道的时候,轻轻挥动拂尘扫扫桌子,显得特别悠闲。
一听到朝廷出事,拂尘就忍不住攥得紧紧的,手指都发白了。
对吕芳信任的时候,拂尘就会轻轻搭在她的肩头;要是心里有疑虑,拂尘就会甩得远远的,这一根拂尘就把权谋的精髓给表现出来了。
更牛的是《汉武大帝》里那句“从此,攻守易形了”,每次剪短视频用到帝王镜头,这句真的是必备素材。
凭着超强的代入感,陈宝国把汉武帝的雄才大略、皇帝的权谋和冷酷无情都演得淋漓尽致。
所以他排第一,不是因为走运,而是因为他把“帝王”这个历史符号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物。
他既有皇帝那种神圣气质,又有人情味,难怪网友们说:
“陈宝国走了之后,就再也没看到嘉靖帝和汉武帝了。”
总结
这七个演员,其实没有“谁厉害”,只有“谁更符合角色”。
历史上的每个皇帝,其实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演绎他们的故事。
演戏就像是在塑造角色的灵魂,这几位演员的表演简直可以当作“皇帝的教科书”了。
观众各有各的喜欢,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排序,不过谁都不能否认:
这七个人,真是国产帝王戏的一块大旗,扛起了半边天。
你心里想着,谁演的皇帝最让你记得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