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防空识别区上空,两架战机正上演着惊心动魄的"空中拼刺刀"。中国歼轰-7"飞豹"战斗轰炸机挂着明晃晃的霹雳-5导弹,以30米超近距离对日本YS-11EB侦察机实施战术穿插。这可不是军事演习,而是2025年7月10日真实发生的空中对峙。令人费解的是,日本为何要派一架服役63年的"空中老爷车"来挑衅?当挂着实弹的中国战机从侦察机腹部呼啸而过时,东京方面可曾想过,若真擦枪走火,这架1962年投产的破旧侦察机恐怕连跳伞的机会都没有?
7月9日的东海碧空如洗,日本航空自卫队那架黄蓝涂装的YS-11EB电子侦察机,像只烦人的苍蝇般闯入中国防空识别区。这架改装自民用运输机的老古董,机身上还留着平成年代的补丁痕迹。中国东部战区空军立即派出编号24的歼轰-7战机拦截,飞行员老张瞥了眼雷达屏:"又是这破铜烂铁。"
两机相遇时的场景堪比动作大片。飞豹先是贴着海平面从侦察机下方50米处高速穿过,涡扇发动机的尾流震得YS-11EB像暴风雨中的小渔船。接着一个旱地拔葱,从日机正前方60米处垂直爬升,阳光在霹雳-5导弹的钛合金弹体上反射出刺眼寒光。日本飞行员佐藤的飞行记录仪显示,当时驾驶舱警报声响成一片,老旧的螺旋桨发动机因剧烈机动差点熄火。
第二天同样的戏码再度上演。这次飞豹的战术更激进,在云层间玩起了"猫捉老鼠"。当中国战机第三次以30米间距横切日机航路时,YS-11EB的机械师后来承认,机舱里的咖啡杯全震碎了。日本防卫省公布的视频里,能清晰看到飞豹翼下挂载的导弹保险栓已解除——这是实弹拦截的最高战备状态。
东京方面的抗议显得格外滑稽。他们指责中国战机"危险接近",却绝口不提自家侦察机带着电子侦测设备在敏感空域转悠。要知道这架YS-11EB装备的AN/ALQ-5信号收集系统,连美国都承认是专门针对中国舰载雷达的。更讽刺的是,当日本哭诉"可能引发事故"时,那架侦察机上的铆钉都因老化开始松动了。
中国军迷圈流传的卫星照片显示,在冲突发生前一周,日本那霸基地的YS-11EB就频繁进行夜间起降训练。而解放军东海舰队同期举行的实弹演习中,飞豹机组特意加练了超低空掠海突防科目。这些细节拼凑起来,分明是双方都在为可能的对抗做准备。
值得玩味的是战术选择。中国完全能派出更先进的歼-16或苏-35,却特意选用服役三十年的飞豹。军事专家王洪光大校在社交媒体上分析:"用同代装备应对是最克制的警告,就像武林高手用木棍指点后生。"但日本显然没读懂这份善意,否则也不会在7月11日又派P-3C巡逻机来试探底线。
这场对峙暴露了日本空中力量的尴尬现状。他们的RC-2新型侦察机要等到2027年才能服役,眼下只能把YS-11EB这种"活化石"当主力。而中国飞豹虽然也属老旧机型,但经过现代化改装后,其电子战能力反而碾压日本侦察机。就像网友调侃的:"拿智能手机去偷拍人家专业单反,这不是自取其辱吗?"
当YS-11EB最终灰溜溜返航时,它生锈的起落架在跑道上擦出串串火星。这个画面或许就是当前东海力量对比的最佳隐喻——日本若继续用上个世纪的思维挑衅,终将在新时代的钢铁洪流中磨损殆尽。中国战机挂实弹巡逻释放的信号很明确:豺狼来了有猎枪,而且这猎枪永远子弹上膛。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