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曝光的洗钱新套路:骗子用18万现金买金条,转头熔成金块消失! 央行一纸新规封死漏洞——8月1日起,现金买黄金超过10万必须登记身份证。 你的金镯子、金项链买卖从此彻底改变,这些操作不注意可能被当成洗钱犯!
新规到底管什么?
凡是金店、珠宝店、典当行甚至黄金批发市场,只要顾客掏出10万元及以上现金购买黄金、金条、金饰,店员必须当场核验身份证。 登记的信息包括姓名、证件号、住址和购买用途。 店家要在交易后5天内把资料提交给央行反洗钱中心,所有记录至少保存十年。
用支付宝、银行卡付款不受限制。 但如果你分10次刷9.9万现金买金条,会被自动标记为可疑交易。 监管不只针对个人——珠宝商如果月累计现金收付超50万,同样要报备。
为何专盯“现金买黄金”?
两个月前北京破获的案子说明一切:电诈团伙把骗来的18万现金分成三笔,让不同人到金店买金条,谎称“给儿媳妇办婚礼”。 黄金到手后立刻熔成金块,跨省转卖套现。 同样在福州,犯罪组织招揽未成年人用赃款买金饰,29万资金半小时完成洗白。
黄金的特殊性正在于此:没有编号、能熔铸变形、交易不留痕。一公斤金条体积不到手机大小,价值却超47万。 相比已被严控的纸币(ATM取现单日限2万),现金买金成了洗钱最后的隐蔽通道。
金店老板的深夜焦虑
在广州番禺经营小金铺的老张算了一笔账:新规要求增聘反洗钱专员月薪8000元,系统升级费用约5万。 如果漏报一笔10万交易,罚款高达50万。 但他不敢拒收现金——周边城中村老人只信现金交易,这部分客源占他生意的三分之一。
深圳水贝市场更早尝到监管滋味:去年试运行期间,某黄金柜台因未核查买家身份,卷入2亿元跨境洗钱案被迫停业。 现在200克以上黄金交易,店员会反复核验证件与真人是否匹配。
被推高的黄金避险成本
新规发布后某黄金论坛的投票显示:73%用户认为现金交易限制将推动金价短期下跌。 上海黄金交易所数据显示,政策公布当日投资金条报价每克下跌1.8元,但次日即回升。 目前现金购金在黄金零售中占比不足10%,实际冲击有限。
真正敏感的是珠宝商进货端。 瑞丽玉石商透露,边境原石交易惯用现金结算,现在大批量采购不得不转为银行转账,资金周转期延长了15天。
替代资产暗流涌动
杭州某数字货币交易所监测到:黄金新规发布后一周内,平台黄金稳定币(XAUT)交易量增长45%。 这些代币锚定实物黄金,但支持链上匿名转移。 有用户在群聊直言:“买链上黄金省了实名登记”。
更多民间资金转向古玩、名表领域。 北京潘家园商户证实,7月下旬开始询价百达翡丽、劳力士古董表的人数激增,这些交易仍可用现金且无需登记。
东莞一位母亲在黄金柜台前捏着身份证犹豫了二十分钟:“本想取10万现金给女儿打金镯当嫁妆,现在填用途写什么好? ”柜台里的年轻店员轻声提醒:“阿姨,写'婚庆赠礼'最稳妥,但记得让女儿保存好这张单——这是您清白的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