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核心离队?青岛欲强势补强,新疆危矣
青岛出手,张镇麟成了目标。
这事一旦成真,CBA联盟的格局,恐怕得彻底改写。
过去几年,辽宁队的底气一直来自“铁三角”——郭艾伦、赵继伟、张镇麟。如今郭艾伦还在恢复期,赵继伟状态难言稳定,张镇麟也终于被列入他队的引援名单。青岛队,这支上赛季差点掀翻广厦的黑马,如今要拔辽宁的牙了。
而且,盯上张镇麟的不是别人,恰恰是张北海。
这个名字,在CBA休赛期的转会市场上,最近频率高得离谱。
问题是,他们真有机会拿下张镇麟吗?从现有局势来看,别说“机会”——简直就是“动作已经开始”。
张镇麟现在人在美国,伤还没好。但青岛不等了。就冲他上赛季场均13.3分、4.8助攻、90%罚球命中率这几项数据,再加上他那一身的运动能力——哪怕带伤,也值了。
但别忘了,这是张镇麟的“伤病年”。
腰胯反复伤情、亚洲杯集训期间复发、缺席国家队赛事——这不是“状态不佳”,是“状态没法上”。辽宁球迷都清楚,他上赛季的表现并不在线,其实就是被伤病拖着打完的。
可偏偏青岛这时候要出手。
这不是冒险,这是精准下注。
因为青岛知道,他这伤不是“废了”,而是“能治”。只要这四个月康复顺利,新赛季的张镇麟,依然是那个联盟顶级锋线。
换句话说,青岛这是在赌他“起死回生”。而从张北海的风格来看,他不是那种“为了热闹买人”的老板。他要的是能打硬仗、改变局势的狠角色。
张镇麟,正是这种人。
再看辽宁这边,情况其实比外界想的更复杂。
一边是韩德君、李晓旭这批老将在苦撑,另一边黄秋实、张峻豪被禁赛三年——新老交替几乎断层。杨鸣手里能用的人,真不算多。邢维皓升上一队,只是权宜之计。他能不能顶得住强度,还得看实战。
如果这个时候,连张镇麟都要走——辽宁的锋线直接瘫了。
而青岛呢?他们正好缺一个能带队、能冲锋、能防守的核心锋线。按现在的阵容,他们有王奕博、有段昂君,再加一个能挡能突的张镇麟,新赛季一开打,恐怕第一轮就能看到震动。
很多人问:为什么青岛在这个时间点强买强卖?
答案其实写在规则里。
四节七人次+双外援政策,本质上就是“鼓励本土核心+外援补强”的双维战术结构。谁有能打的本土球星,谁就能在这个机制下打出更多变化。而张镇麟这种能投能突还能防的锋线,最适配。
新疆队的压力,也从这里开始。
他们本来就不是那种“体系强队”,更依赖个人能力。如果张镇麟真去了青岛,新疆的锋线就会变成短板。再加上青岛本身的团队防守和节奏控制,新疆的反击空间将被极大压缩。
说到底,新疆怕的不是张镇麟一个人,而是“张镇麟+青岛体系”的组合。
所以这事成不成,不只是辽宁球迷在看,新疆也盯着。
现在问题来了:
辽宁放不放人?张镇麟愿不愿走?青岛下不下狠手?
这三件事,只要成了两件,CBA格局就要变天。
最后一句话——这不是青岛“补强”,是青岛“换命”。他们赌的不是张镇麟的现在,而是他康复后的那个版本:全联盟第一锋线。
如果这个赌赢了,青岛可能就是新赛季最危险的球队。
而辽宁与新疆,只能被迫调整剧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