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美又祭杀招,为反制稀土,特朗普又转向芯片了?

点击次数:181 意昂体育介绍 发布日期:2025-08-21 04:29:58
英特尔CEO陈立武走出白宫时,口袋里的政府入股计划书让这家深陷财务危机的芯片巨头股价一日飙升7.4%,而地球另一端的中国稀土管制官员正审视着手中的出口许可名单。 2025年8月,华盛顿的空气弥漫着博弈的气息。特朗普政府正在酝酿一场前所未有的

英特尔CEO陈立武走出白宫时,口袋里的政府入股计划书让这家深陷财务危机的芯片巨头股价一日飙升7.4%,而地球另一端的中国稀土管制官员正审视着手中的出口许可名单。

2025年8月,华盛顿的空气弥漫着博弈的气息。特朗普政府正在酝酿一场前所未有的产业干预——直接入股芯片巨头英特尔,以国家资本填补其高达280亿美元的扩产缺口。

一周前还被特朗普逼宫辞职的CEO陈立武,如今却获得总统力挺,承诺推进“美国国家利益”。政府持股这一举措,瞄准了美国芯片产能占比从1990年37%暴跌至12%的残酷现实。

1 国家资本的豪赌,政府入股改写芯片规则

特朗普与陈立武的会面揭开了美国半导体战略的急转弯。白宫考虑直接注资英特尔,帮助其推进已多次延期的俄亥俄州芯片工厂项目。这个初始投资200亿美元、长期规划达1000亿美元的制造基地,首批工厂投产时间已从2025年推迟至2030年。

英特尔深陷财务困境。其代工业务连续亏损6个季度,被迫裁员15%止血,市值较高点蒸发1800亿美元。俄亥俄工厂扩产缺口高达280亿美元,而英特尔现有现金仅120亿。政府入股成为这家芯片企业最后的救命稻草。

技术层面,英特尔的生死系于18A工艺(1.8纳米级)。虽在性能上碾压台积电N2工艺,但量产进度严重滞后。当台积电N2已进入客户验证阶段时,英特尔的良率数据仍秘而不宣。

美国政府入股模式复制了国防部此前4亿美元控股稀土企业MP Materials的案例,试图构建“国家队”产业链闭环。

2 稀土与芯片的致命博弈,中美交锋的生死棋局

这场芯片豪赌背后,是中美之间围绕稀土与芯片的致命博弈。2025年4月4日,中国商务部突然宣布实施第三轮稀土出口管制,对钐、钆、铽、镝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许可管理。

管制直击美国产业要害。钪是5G智能手机射频滤波器的核心材料,镝则是硬盘驱动器和电动汽车电机的关键元素。美国国防情报显示,超过1900种美国武器系统依赖中国稀土供应,五角大楼库存仅够半年使用。

福特汽车因稀土短缺被迫将半成品零件运往中国,安装核心稀土磁铁后以3倍物流成本运回美国组装。这种困境促使特朗普在8月12日抛出交易条件:允许英伟达和AMD向中国出口降级版AI芯片,换取15%的销售分成。

“最初我要求20%,”特朗普在媒体前直言不讳,“黄仁勋还价到15%。” 这些芯片性能将被降低30%至50%,且仅限“技术已过时”的H20型号。

3 芯片许可令,盟友与产业链的撕裂

稀土战场硝烟未散,美国商务部又向三星、海力士、台积电在中国大陆工厂发出“芯片许可令”——取消使用美国半导体技术的授权豁免。这一举措撕毁了此前伦敦谈判达成的协议,意图彻底阻断美芯片技术流向中国。

禁令忽视了亚洲企业与中国市场的血肉联系。三星西安工厂占其全球存储芯片产量三分之一,2024年营业利润高达1.2万亿韩元。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亏损32亿人民币,而其南京工厂同期净赚58亿。

“美国此举在盟友层面就难以推行,”产业分析师指出。韩国三星已紧急施压美国政府要求解除禁令。美国试图通过影响台湾、韩国企业遏制中国芯片产业,却忽略了这些企业与中国市场紧密的经济纽带。

作为应对,中国在2025年6月取得技术突破。稀土功能材料团队开发出高性能载体铜箔,厚度控制在2.5微米内,表面粗糙度降至Rz≤2.5μm,解决了芯片封装中的“趋肤效应”问题。

4 关税武器与战略反制,产业博弈的攻守易形

8月15日,特朗普在登上空军一号时宣布新一轮关税计划:“我将在下周和下下周对钢铁和芯片征收关税”。与以往不同,这次关税将分阶段实施——“初始税率较低”,给予企业在美国建厂的时间窗口,之后税率将大幅提高。

苹果公司迅速响应,宣布追加1000亿美元在美投资。这种“关税换投资”模式折射出美国重建本土供应链的急迫。此前美国已对进口芯片征收100%关税,仅对承诺在美国建设产能的企业豁免。

中国采取反制措施。4月9日,中国商务部将28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清单,切断其获取镓、锗等战略资源的通道。当8月12日中国宣布暂停部分管制时,设置了精密的控制机制:所有出口须经中方审批、军用领域绝不开放、依靠中国完整的稀土产业链保持调控能力。

福特CEO反应迅速,在中国宣布放宽稀土管制的当天,立即宣布投资20亿美元改造工厂生产平价电动车。这被解读为借生产电动车之名,在90天窗口期加速战略稀土进口与储备。

5 技术突围与未来阴影,芯片战争的未完棋局

英特尔的技术突围战面临三重风险。若18A制程良率无法达到80%以上(台积电N2良率达92%),千亿注资可能付诸东流。美国芯片制造成本比亚洲高40%,英特尔38%的毛利率难追台积电55%的优势。

人才缺口同样致命。亚利桑那工厂因人力不足已延宕工期,全行业技术工人缺口达7万人。政治风险如影随形——政府持股需国会批准,两党对“国有化企业”分歧巨大;若2024大选民主党翻盘,补贴与关税豁免政策可能集体转向。

中国芯片自主化进程在压力下加速。虽然短期内难以完全替代进口,但华为昇腾芯片、中芯国际先进制程研发等本土替代方案正获得更多支持。

稀土战场上,中国掌握全球稀土89%的分离能力和90%的精练能力。这种不对称优势使得中美科技博弈成为一场“看谁先眨眼”的耐力竞赛。

芯片战争的天平两端,一边是英特尔工厂里价值数十亿的极紫外光刻机,一边是中国稀土分离车间中流淌的珍贵溶液。当福特CEO因稀土供应恢复而豪掷20亿美元投资电动车时,特朗普正在空军一号上谋划着下一轮芯片关税。

这场博弈没有赢家。美国军工巨头因稀土短缺面临战机停产,中国半导体产业在出口管制下加速自主创新。稀土与芯片的博弈成为衡量国家实力的新尺度,在全球化碎裂的时代,每一种战略资源都成了可能扭转国运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