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那套“温水煮青蛙”的剧本,欧盟看样子是彻底不打算再演下去了。你听听冯德莱恩在丹麦开完会后放出的那个调子,什么“逐步施压”都成了过去式,现在就是要“采取强硬措施”。这口气,听着就像是憋了很久,终于决定要掀桌子了,一场更大的经济风暴,明摆着就在后头酝酿着。
这可真不是说说而已。风声已经透出来了,那个所谓的第19轮制裁方案,简直就是把“狠”字写在了脸上。想想看,从2022年打起来到现在,零零总总18轮制裁,拉了2400多个实体和个人的黑名单,可这次,感觉完全不一样了。欧盟这次是铁了心要动真格,刀子直愣愣地就朝着俄罗斯的经济命脉捅过去——能源、金融,甚至连加密货币这种新兴的地盘儿都没放过。
就说能源吧,这回他们打算直接一刀切,不买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LNG)了。还有原油价格,那个上限本来是60美元一桶,现在要给你砍到47.6美元。这哪里是制裁,这分明就是想直接掐断俄罗斯的财路,让他喘不上气。
欧盟管能源的那位丹·约根森,话说得那叫一个满。什么我们“做好了准备”,什么减少需求、投资清洁能源就能扛过去。听着是挺美的,可你别忘了,欧洲现在还有差不多五分之一的天然气得靠着俄罗斯呢。这哪是准备好了,这简直就是一场豪赌,赌桌上是整个欧洲的能源安全。
金融那边呢,网也撒得更大了。以前没太注意的加密货币,这次也给盯上了,直接禁止交易平台,想把俄罗斯用数字资产绕开限制的口子给堵死。还有那些帮着俄罗斯搞替代支付系统的外国银行,一个都别想跑,随时可能被拉进黑名单。
最有意思,或者说最让人不安的,是这回欧盟的矛头第一次这么明目张胆地指向了中国。风声里说,新方案里有45家公司要被限制,里头可能就有十几家是中国公司,还有三家印度的。给出的理由是,这些公司给俄罗斯的军事工业提供了支持。欧盟那个外交代表卡拉斯话说得更直白,就是要收拾这些“支持俄罗斯军事工业的中国等第三国的重要行为体”。这么一来,这盘棋可就远远不只是莫斯科和基辅的事儿了。
好几家外媒的分析也挺有味道,说欧盟这么干,背后有很强的政治算盘。什么大西洋理事会就说,好多措施“似乎是为了取悦美国总统特朗普”。还有“政客新闻网”,形容得更绝,说欧盟这是在“打击俄罗斯并讨好特朗普”。这味道,一下子就复杂起来了。
不过,欧盟自己家里也不是一团和气。这么激进的方案,得27个成员国点头才算数,可这恰恰是最难的。你瞧匈牙利的欧尔班,还有斯洛伐克的菲佐,他们可从来不藏着掖着,一直就反对制裁,总说这些措施到头来伤的还是欧洲自己。
这话也不是没道理。匈牙利现在还有六成的石油得从俄罗斯买,斯洛伐克更是四分之三的能源都指望俄罗斯。对他们来说,跟俄罗斯能源“硬脱钩”?那不等于经济自杀吗?只要有一个国家投了反对票,这整个方案就得卡在那儿。
被点名的那几方,反应也快。中国商务部早就把话说得很清楚了,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制裁,我们坚决反对。你要是敢一意孤行,那中方的反制肯定也等着你呢。之前不就是吗,你把我们两家金融机构列进去,我们转头就反制了你们两家银行。
至于俄罗斯,那回应就显得……怎么说呢,有点轻描淡写。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就说,布鲁塞尔的威胁没用,什么也改变不了,还顺带嘲讽了一句,说欧盟放弃俄罗斯能源是“自杀式破坏”。你还别说,西方制裁了一轮又一轮,俄罗斯经济好像还真挺有韧性,今年上半年GDP还增长了2.5%。
所以啊,欧盟这第19轮制裁,说白了就是一次巨大的战略冒险。它不再满足于过去那种敲敲打打、小修小补了,而是想用一种极限施压的方式,一下子把俄罗斯的经济输血管给掐死。可问题是,这么干不仅把俄欧关系推到了悬崖边上,还把中国这样的局外人也给硬生生拽了进来,整个局面变得乱七八糟,复杂得不行。
制裁的范围是扩大了,看着是挺强硬,但你自己暴露的风险也跟着急剧放大了。内部摆不平的分歧,外部等着你的反制,还有对全球能源市场和供应链造成的巨大冲击……这些都可能变成回头咬自己一口的力量。这盘棋越下越大,棋子也越来越多,可要说什么时候能看到终局,我看还早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