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美大豆协会坐不住了,敦促同中国达成协议!别再让美国豆农哭泣

点击次数:163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08-23 12:46:54
8月19日,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签下一封紧急信函,这份信函被火速送往白宫,收件人是美国总统特朗普。 信中字字沉重:美国大豆种植户正面临极大的财务压力。随着收获季迅速到来,美国就大豆出口与中国越晚达成协议,美国豆农受到的冲击就越严重

8月19日,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签下一封紧急信函,这份信函被火速送往白宫,收件人是美国总统特朗普。

信中字字沉重:"美国大豆种植户正面临极大的财务压力。随着收获季迅速到来,美国就大豆出口与中国越晚达成协议,美国豆农受到的冲击就越严重。"拉格兰在信中强调:"大豆价格继续下跌,同时我们农户的生产投入和设备成本大幅上涨。美国豆农无法撑过与我们最大客户长时期的贸易纠纷。"

这封信的背景是美国大豆产业前所未有的危机。2025年10月,美国新季大豆即将上市,但中国这个最大买家至今没有下任何订单。截至7月31日,美国新季大豆在中国市场已连续14周"颗粒无收"。

往年此时,中国采购量通常占美国新季大豆预估出口的14%,但今年这个数字是零。交易商和种植户的焦虑情绪在中西部农田里蔓延,有人甚至担心大豆最终会"烂在地里"。

美国豆农的困境背后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没有任何市场能替代中国。2023至2024市场年度,美国向中国出口了近2500万吨大豆,这个数字是第二大市场欧盟的5倍,欧盟同期仅进口490万吨。

2018年贸易战爆发前的七年里,中国平均每年消化了美国大豆总产量的28%,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60%。2025年上半年,中国自美进口大豆数量却同比暴跌39%,这一断崖式下滑直接导致美国大豆库存堆积如山。2024年底库存已达1.2亿吨,且仍在持续增加。

财务压力正在压垮普通农场。肯塔基州的豆农指着堆积的豆袋苦笑:"这些本该在去年就运往中国的。"他的账单显示:大豆价格已跌破每蒲式耳7美元,较2018年高点下跌超30%。

与此同时,化肥成本上涨22%,农机燃料费增加18%。每英亩种植成本高达600美元,而种得越多亏得越惨,2025年每英亩亏损达25美元。2025年全美已有至少88家农场破产,较2024年同期激增76%。

中国市场的转向早有征兆。2024年,中国进口大豆总量达1.05亿吨,其中7465万吨来自巴西,占比飙升至71.1%;美国大豆仅占2213万吨,创12年来最低份额。

这一转变源于多重因素:巴西大豆凭借每吨低于美国30美元的价格优势抢占市场;中国实施的转基因差异技术壁垒要求输华大豆必须与美国品种存在3个关键基因位点差异;叠加34%的关税加征后,美国大豆彻底失去竞争力。

2025年3月的数据更具冲击力: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同比暴跌67%,巴西同期却激增400%。

中国调整大豆供应链的底气来自完善的产业生态。中国每年消耗全球60%的大豆,其中榨油就消耗9600万吨。与此同时,中国开发了全球最复杂的大豆食品体系:豆浆、豆腐、豆干等数百种豆制品构成日常饮食基础。

2024年推出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进一步强化了供应链韧性,一方面推广低蛋白饲料技术,使豆粕用量从2021年的17%降至12.8%;另一方面通过"一带一路"扩大与巴西、阿根廷的合作。2025年巴西大豆产量达1.69亿吨,远超美国的1.21亿吨,成为中国市场的稳定粮仓。

政治压力正随着大豆价格持续下跌而升温。美国大豆协会在公开信中直接点明:"关税正在削弱美国大豆的国际竞争力。"这已不是行业建议,而是政治警告。

大豆协会选择在8月中旬发声极具策略性:距离10月大豆上市仅剩两个月,而美国大选进入关键阶段。

特朗普曾在8月11日通过社交媒体喊话:"中国应采购四倍美国大豆!"这虽短暂推高期价,但豆农普遍怀疑其可行性。白宫发言人随后补充:"总统十分关心种植户利益,将继续开拓市场。"

然而当记者追问具体措施时,发言人仅重复"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外交辞令。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5年大豆种植面积预计减少10%,这是产业信心崩塌的直接信号。

在伊利诺伊州的期货交易所,交易员盯着屏幕上的价格曲线摇头:"现在每跌1美分,就有更多农场主失去生计。"芝加哥期货市场的大豆价格已多次触发熔断机制。密西西比河沿岸,滞销大豆堆积在露天仓库,雨季来临后部分豆堆开始霉变。

拉格兰在给特朗普信的结尾写下最后一句:"这不是普通的贸易摩擦,而是悬于豆农生存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