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怎么会从巅峰一夜跌落谷底?那些曾经跟他同台亮相、在恒大风光时一掷千金的大佬,为什么有的全身而退,有的却深陷泥潭?这个问题绕在我心头很久——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恒大当年多风光,许家印一手把公司捧进了世界500强,办公室金碧辉煌,歌舞团热闹非凡,所有人都觉得他是地产圈里的“教父”。可谁能想到,这么大的豪门,突然就玩不转了。新闻里关于恒大的债务危机、项目停工铺天盖地,许家印也从高楼里消失了。有人说他运气不好,但仔细一看,背后其实是选择和格局在较劲。
我最感兴趣的,是那些在恒大周边的“高人”。比如郑裕彤,这位香港商业巨头,看起来和许家印关系密切,实际上却早早抽身,不沾一滴泥。郑家老爷子当年押注恒大,的确赚得盆满钵满,但他最厉害的不是投资,是撤退。2015年港资大举撤离内地地产市场,郑家也是第一批清仓恒大股份的。这不是巧合,而是本能般的嗅觉。郑裕彤一生都在做时机的生意,金饰、地产都是如此。家族留给后人的,就是见好就收、不会贪多的智慧。如今周大福和新世界发展依然是香港最稳的巨头,这种稳健,谁不羡慕?
但同样是香港大佬,刘銮雄就完全是另一种结局。曾经也是投资恒大的关键人物,结果因为贪心,赔了百亿,还让家庭关系出现了大风波。刘銮雄和恒大结缘,是因为妻子甘比的牵线。恒大上市前资金告急,他买了接近一成股份,风头一时无两。可等到恒大的高光期过去,他不但没抽身,反而越投越多,把资金锁死在那些不靠谱的新项目——什么矿泉水、造车,都接了盘。结果恒大暴雷,股价暴跌,分红回不来,资产缩水成百亿的窟窿。媒体都在猜甘比会不会失势,刘銮雄自己公开说要把财产主要留给长子,家庭矛盾一下爆出来。说到底,贪得无厌最后还是坑了自己,哪怕是豪门,日子也不好过。网上调查显示,近年来家族企业资产分配纠纷激增,刘銮雄家的故事,正好成了一个真实案例。
其实,在恒大最风光的时候,有个人一直很“低调”,但现在看来,他的选择才是最明智的。这个人就是深圳卓越集团的老板李华。恒大的深圳总部那栋楼,许家印号称是自己的“宫殿”,但产权证上写的名字是李华。许家印只租了二十层,顶楼装修得富丽堂皇,可真正在收租、赚稳钱的人,是李华。很多人以为地产大佬都喜欢冒险,其实李华专注商业地产,根本不搞那些高风险的花招。卓越集团在深圳、广州、上海、成都等地布局了大量写字楼和综合体,连续多年进了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不靠投机,靠的是稳扎稳打。根据招商数据,卓越集团的物业出租率一直保持在行业高位,疫情期间也没出现大面积违约,这种抗风险能力,确实不是一般地产公司能比的。
不仅如此,李华还懂得分散风险,搞了卓越教育。2019年卓越教育在香港上市,市值一度突破30亿港元,是深圳教育行业里第一家上市公司。媒体分析,李华的多元布局让集团在地产调控和疫情中都没有受到太大冲击,这点对于普通人来说其实很有启发:不要把鸡蛋都放一个篮子里。那些年恒大风生水起,李华没有跟着去铺摊子,反而趁机稳住自己的生意,现在回头看,才知道什么叫高招。
我更喜欢写李华生活里的细节。他不是那种喜欢摆阔的大老板,家庭氛围很温暖。太太仝晓燕年轻漂亮,曾是偶像团体成员,后来选择退圈做全职太太,夫妻感情被圈里人称道。和许家印动辄歌舞团选妃的奢靡风格相比,李华的家既低调又安稳。两个人曾在公开宴会上一起亮相,后来有了孩子,全家人都过得很踏实。对普通人来说,或许更容易有共鸣。专家统计数据显示,企业家的家庭稳定程度与决策理性呈正相关,李华这样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说到这些,我突然发现:其实在地产圈,最考验人性的不是一时的光鲜,而是能不能守住底线,分清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许家印当年喜欢“赌”,什么都想试,矿泉水、造车、足球队,最后把自己也赌进去了。那些跟随他的人,有的赔得精光,有的病倒在床。反观李华、郑裕彤,他们看得远,不会因一时的风头把全部家底押进去。调查显示,近年来中国地产行业经历多轮调控,商业地产、教育等多元化板块成为风口,风险分散型企业抗冲击能力更强。和许家印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相比,李华的稳健和郑家的“见好就收”,才是真正的智慧。
我还查了不少数据:卓越集团截至2023年管理物业规模已超千万平方米,成为深圳排名前列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周大福的全球市值则连续多年稳居珠宝行业首位。恒大的暴雷事件也让各路投资者开始反思,业内专家都在强调理性投资和风险分散的必要性。其实这些道理,套在我们的生活也一样,不要总想着一夜暴富,守住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谁才是赢家?看似风光的许家印终究没能躲过大潮,刘銮雄的豪赌让他家庭失和,只有李华和郑裕彤这样的“稳健派”在风暴过后还能笑谈人生。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不管是投资还是生活,能识时务、懂取舍,比什么都重要。人生不怕慢,就怕走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