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颜论进行时#
定制球鞋革命 功能与幻想的碰撞 未来已悄然登场
还记得上次仔细端详一双定制球鞋是什么时候吗?
那个曾经只属于街头文化和小众圈层的话题。
正悄然蜕变。
❶ 两种极致:实用主义与二次元狂欢
定制球鞋领域正分裂出两大阵营。
一边是Zain Sang的「行走的艺术」。
这位国内潮流艺术家将户外运动与钓鱼热爱融入设计。
他的四款作品堪称功能美学典范:
•「月之暗面」:基于Salomon XA Pro 3D,升级BoA鞋带系统。银灰科幻配色。户外穿脱变得轻松。
•「偏山行者」:以美津浓Speed 2K为底。强化滑雪功能。视觉冲击力十足。
•「王者归来」:为登山打造。Hoka Mafate Speed 2为基础。增加照明灯——夜晚山路自发光。
•「户外精英」:专为钓鱼爱好者。经典Salomon XT-6基础上。增加防滑鞋套和BoA系统。
另一边是Stomping Ground Customs的二次元宇宙。
这位纽约艺术家持续深耕动漫主题。
《鬼灭之刃》全球热潮下他打造了大量该主题鞋款。
此前「七龙珠」系列就已备受追捧。
最新「魔人布欧」Air Jordan 1 Low——整合多个布欧形象。巧妙加入巧克力元素。
两种理念。两种美学。
你更倾向哪一端?
❷ 市场巨变:从小众到主流
定制球鞋早已不是少数人的游戏。
2022年中国定制鞋行业市场规模已达177.26亿元,同比增长11.92%。
需求量约2401万双。
1372万人投身这项个性化消费。
线上渠道占比从2014年的3.35%飙升至2022年的17.53%。
疫情加速了这一切。
价格呢?
线上均价650元/双。
线下757元/双。
关键驱动因素?
年轻人对「独一无二」的渴望。
❸ 他们不只是画师:定制师群像
苗春辉。25岁。圈内人称“老苗”。
从事球鞋定制6年多。
作品曾赠予齐达内和哈登。
他曾在高二用丙烯颜料尝试定制——失败告终。
大学学习编程的他偶然看到国外定制视频。
发现专用颜料后开始进口销售。
为推广颜料制作教学帖——结果订单蜂拥而至。
如今他拥有8人团队。
去年在上海新乐路开设实体店。
他说:“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千篇一律’的量产鞋满足不了年轻人的时尚追求”。
阿健。92年生人。
6年设计完成不下千双定制鞋。
每年诞生至少50个新款。
他为克莱·汤普森、托尼·帕克、郭艾伦定制过。
曾连夜赶制——第二天CCTV5镜头里赵继伟正穿着它走上领奖台。
但他坦言:
“顾客会提要求……自己喜欢的元素,或是有署名性质的标签”。
定制最早源于美国街头文化——工薪家庭孩子买不起AJ但能负担AF。
❹ 技术革命:从画笔到3D打印
定制手段早已超越手绘。
新技术层出不穷:
喷涂、扎染、刺绣、镭射、灯组、数码喷绘、水转印、热转印。
规模生产企业广泛采用信息技术。
视觉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生产系统。
高分子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高科技材料逐步应用。
环保材料日益广泛——水性环保胶、无苯粉胶。
甚至3D打印正改变一切。
❺ 未来:个性化与科技融合
定制球鞋的未来会怎样?
更智能:
李宁运动科学研究中心已积累5万多个中国人群脚型数据。
持续创新超临界发泡工艺。
更环保:
安踏在慕尼黑展会展示Heat Stream羽绒服3.0。
采用碳捕集聚酯面料——减少温室气体。
更无缝的体验:
福驰体育收集研究中国青少年足型大数据。
其执行董事李俊煌说:“未来一定可以把成本降下来……实现每个孩子都有定制球鞋,不会太遥远”。
VR与人工智能技术、C2M模式发展、柔性化生产线应用正加速渗透。
线上线下融合特点将更加显著。
定制球鞋不再只是关于外观。
它是功能性的极致追求。
也是文化认同的强烈表达。
从工薪家庭买得起的AF定制。
到全球仅此一双的艺术家杰作。
这个市场正在爆发。
下一次当你穿上一双鞋——
它会讲述你的故事吗?
思考题: 如果让你设计一双代表自己的定制球鞋,你会选择实用功能还是文化表达?会加入什么元素?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设计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