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乱局背后:卡扎菲时代的旧日时光,为何越来越多人念叨?
地中海边,沙尘还没落下,利比亚街头的咖啡馆却已经换了三拨老板。有人在门口抽着烟,说起“老卡”,语气里透着点复杂。天热得让人想躲进阴影里,可聊到那段历史,总有人不自觉往前凑一凑。
1969年9月1日,一个27岁的年轻军官——穆阿迈尔·卡扎菲,他带着一群“自由军官”闯进政坛,把伊德里斯王朝请下了台。那个时候的利比亚,还没有现在这么多武装检查站,也没有深夜枪声惊扰梦乡。他们喊着要革命,要民族独立,要把国家变成属于人民的地方。
说是群众国家,实际上呢?1977年,《绿皮书》出来了,“直接民主”写得漂亮,但大事小情都得听老卡和他身边那几个人拍板。你要是有不同意见?那就只能悄悄咽回去。不少人当年连夜被带走,从此音讯全无。这种压抑气氛,在1980年代尤其重,有些家庭至今还会提起失踪亲人的名字,只不过声音低了一点。
不过生活上,大部分普通人倒也过得去。当年的石油管道,一直通到欧洲,每天能产300万桶油。有钱就能修路、盖楼、造医院学校。“人工大河”工程听起来像童话,其实就是花了250亿美元从南部沙漠拉水到北方沿海,让70%的人家都喝上干净水。有时候坐公交经过那些高架桥,还能看到墙上的涂鸦——画的是喷泉和蓝色波浪,那是对未来的小小盼头吧。
教育医疗不用掏钱,新婚还能领补贴。这福利搁在非洲其他地方算稀罕事儿,所以八九十年代经常有邻国的人跑来投奔亲戚。不过,这种好日子靠的是石油价一直高企。一旦全球金融危机来了,比如2008年之后,油价跌下来,福利也跟着缩水。不少年轻人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只能在广场发呆晒太阳,有点像今天某些城市早晨的大爷们,不过他们手里拿的是简历,不是鸟笼子。
政治上别指望有什么风浪,当时谁敢反对政府啊?但安全感倒挺足,小偷都不敢太嚣张。据说有个警察队长常挂嘴边一句话:“我们这里晚上只有猫出门。”虽然夸张,但治安确实不错,就是空气总觉得闷闷的,好像随时会下场暴雨似的——只不过这雨,是秘密警察敲门声。
国际舞台上的卡扎菲,是出了名的不按套路出牌。他关掉美英基地、支持巴勒斯坦,还喜欢穿民族服饰开大会。80年代因为涉嫌恐怖袭击,被联合国制裁,美国甚至空袭过他的家(1986年的事),炸死不少平民,他自己差点丢命。从那以后他收敛了一阵,到2000年前后突然又开始跟西方缓和关系,说放弃核武器,也愿意赔偿洛克比空难受害者家属的钱。但这种友好持续不了多久,很快风向又变了……
2011年来临的时候,全国上下其实早已积怨很久,“阿拉伯之春”的火苗一下子烧到了班加西。本来只是抗议示威,很快升级成流血冲突,再后来北约飞机飞来了,在天空盘旋数月,把首都轰得一片狼藉。同一年10月20号,锡尔特城外尘土飞扬中,人们用手机拍下一个浑身鲜血的人被押解的视频,那就是曾经不可一世的统治者最后一天。这一天之后,一切再也回不到过去。
新政府没撑住多久,各路势力分裂开打,本以为推翻独裁就会迎来阳光明媚的新生活,却等来了漫长黑夜。从2014年至今,两套政府各自为营,一个守着班加西,一个守住黎波里,中间夹杂各种民兵组织、外国雇佣兵,还有零星极端势力混迹其间。今年2025,都还没看见尽头在哪儿。偶尔新闻播报员念叨一句“和平谈判”,旁边围观的大叔摇摇头:“唉,又要拖几年。”
经济呢,更是一地鸡毛。本来日产160万桶石油,现在掉到50万以下,经常停电断水,有时候连面包店都歇业。一条人工大河,因为没人修护差点废掉,据说今年批了70亿美元投资,可工地现场冷清清,大多数工人不是逃难去了,就是改行做保安。在超市买菜,比以前贵三四倍,有些妈妈抱怨孩子生病看不起医生,这种无奈溢满整个城市角落。不止一次看到有人在公园长椅睡觉,他们原本都有房子的,只是在战乱中被毁或者抢占,如今只能露宿街头,看星星数蚊子打发时间罢了。
社会秩序更别提,以前晚上遛弯还能放心,现在天黑没人敢单独出门。有朋友讲去年五月份黎波里的交火,一颗流弹穿破窗户砸碎茶杯,他老婆吓哭半小时才缓过劲儿。而南部无人区据说还有恐怖组织活动,小孩上学都是奢侈品,人道援助队伍忙不过来,每次物资发放现场挤满焦急脸庞。据联合国数据,今年110万人需要救济,还有几十万人干脆冒险漂洋过海,希望欧洲彼岸真如传闻般美好,其实多半也是另一番辛酸故事吧……
很多老人怀念过去,不完全因为爱戴那个铁腕人物,而是觉得至少当初饭碗稳稳当当,没有天天担心房顶塌下来。他们嘴里的“老卡”,更多是一种安全感象征。“以前坏事少,现在什么怪事都有。”一个出租车司机这样嘟囔。我问他有没有想移民,他摆摆手:“我哪舍得离开自己的土地?”
还有一点,以前主权强硬,就算跟欧美闹僵,也是堂堂正正活法;如今却成外部势力角逐棋盘,各派背后都有国外支持,说白一点,自家的事情自己做不了主,这滋味最叫人生气。“宁可苦一点,也不要天天受欺负。”这是市场摊贩聊天时顺口冒出来的话,我记忆很深刻,好像里面藏了一整个时代的不甘心似的……
历史转折总是不按剧本走,本该开启新篇章,却偏偏跌进泥潭。如果你问现在最普遍的一句话是什么,大概就是:“啥时候才能太平?”每个人心底或许都有自己的答案,只是谁也不确定哪一天才轮得到实现罢啦。如果你恰巧遇见利比亚老人泡茶晒太阳,多半还是会聊起从前那些稳定年月,然后沉默良久,看远处黄昏渐暗,不知该笑还是该叹息……
内容来自公开史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历史定论。
#图文打卡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