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特朗普突然宣布把原本给俄罗斯的50天停火通牒缩短到10天。这像是一种外交上的极限施压,没想到很快就演变成了美俄之间的核威慑对峙。
谁也没预料到,局势最紧张的并不是来自克里姆林宫的普京,而是那位早已退出核心决策,却仍然“毫不留情”的前总统梅德韦杰夫。他的一番言论,像是在原本紧绷的弦上点燃了一根火柴,立刻引发了特朗普的愤怒。
那晚,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平台X上发帖,语气激烈地抨击美国的“最后通牒”,还特意提到特朗普,觉得他的行动并不是在推动俄乌和平,而是在把美国推向战争的边缘。这一番话一出来,大家都炸了锅。他还强调“俄罗斯不是以色列,也不是伊朗”,暗示每次美国发出最后通牒,都可能向核战迈出危险的步伐。
这次,特朗普没有选择沉默不语,而是在他创建的“真相社交”平台上迅速回应,批评梅德韦杰夫是“失败的前总统”,还提醒他已经“陷入了一种非常危险的局面”。不仅如此,8月1日凌晨,特朗普签了个命令,派出两艘美军核潜艇前往俄罗斯附近海域,声称这是为了“避免愚蠢的言论演变成灾难性的实际后果”。
这两艘神秘核潜艇的出动立刻引起了 worldwide 的关注。虽然五角大楼没有透露具体的部署地点,但美国媒体普遍认为,美军潜艇已经逼近俄罗斯的海域,开始实际战斗准备。这次行动是冷战结束后,美国首次根据俄罗斯官员的说法,采取了核威慑等级的军事行动。
俄罗斯方面很快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梅德韦杰夫依然嘴硬,在自己用俄语写的电报账号上继续挖苦讽刺,甚至还提起苏联时期的“死亡之手”核反击系统,试图以“自动毁灭”来吓唬美国,但克里姆林宫的官方立场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8月1日下午,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罕见地通过外交部官网发表声明,明确表示俄罗斯“支持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提出的立场”,强调“绝不允许美俄之间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
如此低调的表态,不仅算是对特朗普“核潜艇示威”的一种间接回应,也算是一种外交上的缓冲,回应梅德韦杰夫“祸从口出”的说法。拉夫罗夫还特意区分了欧美的立场,批评欧洲国家“歇斯底里地推动乌克兰加入北约”,同时对美国的“调解意愿”表示认可。
分辨出这一点可以看出,俄罗斯显然不打算为梅德韦杰夫那句“不谨慎”的话买单。实际上,拉夫罗夫还为未来可能举行的“普特会”打开了道路,提到美俄之间已经建立了多层次的沟通渠道,还特意提及特朗普曾推动俄乌在伊斯坦布尔展开会谈。
7月29日,特朗普将对俄的停火期限缩短到10天,定在8月8日为最后期限。同时,他又提出了新的制裁措施:如果俄罗斯不做出让步,美国将对俄罗斯的能源买家征收100%的关税,还会连带制裁一些第三方国家。
这几乎可以看作是宣战前的最后通牒。虽然美俄之间的贸易额已经降到20亿美元以下,同比大减98%,但特朗普依然在采取极端措施,想用压力来切断俄罗斯的石油出口收入。他需要一个借口,而梅德韦杰夫发出的“警告”就刚好成了那个理由。
普京到现在还没有正式回应特朗普的最后通牒,但梅德韦杰夫却一直在社交媒体上“发声”。他在电报频道里调侃特朗普“喜欢《行尸走肉》,那就想象一下‘死亡之手’的威胁有多大”,用一种非常戏谑的方式回应了核潜艇的部署。
但此时,特朗普明显不再把这个当作玩笑。在8月1日的公开采访中,他再次确认“两艘核潜艇已经离海,正向‘合适的区域’航行,以保护美国人民”,并对俄罗斯发出警告:“不要逼得美国做出无法挽回的决定。”
虽然这番话表面上是回应梅德韦杰夫,但实际上是在向普京传递信息。特朗普很清楚,普京才是真正掌控俄罗斯的核心人物,而梅德韦杰夫的“口无遮拦”不过是一个借口,一个用来施加军事压力的阶梯。
在7月11日的时候,俄罗斯向美方递交了关于乌克兰“意图摧毁俄罗斯”的证据,而到了8月8日,美方的制裁正式实施。在这段时间里,普京多次与特朗普通话,试图推动俄乌之间的谈判。在访问白俄罗斯的时候,普京还明确表达了善意,表示“愿意等乌克兰准备好进行谈判”。
在这场外交和军事紧张局势交织的角逐中,梅德韦杰夫的那几句言辞,不仅触动了特朗普的底线,还让原本逐渐缓和的美俄关系再次跌入冷淡期。
乌克兰方面也紧盯着局势的动向。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对梅德韦杰夫的发言不断讥讽,说他“酒后乱说”,还支持特朗普对俄采取强硬措施。乌方显然想趁着美俄对峙的机会,争取到更多的援助。
过去三年,梅德韦杰夫一直不断用“核打击”来威胁美西方,还狂妄地说“优先攻击华盛顿、伦敦、柏林和基辅”。但现在,轮到俄罗斯首次面对美国核潜艇的直接威胁,这种“互换角色”的情况,显然让克里姆林宫感到挺惊讶。
特朗普敢这样“展现肌肉”,不仅仅是出于国内政治的考虑,也因为“午夜之锤”行动取得了成功。6月22日,美军派出7架B-2隐形轰炸机,对伊朗的核设施进行了精准打击,同时配合潜艇发射了30枚“战斧”导弹,把伊朗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这个行动让特朗普信心大增,觉得类似的方式也能用来遏制俄罗斯。
梅德韦杰夫说“俄罗斯不是伊朗”,但特朗普回应的却是:“你们就像个核弹版的伊朗。”普京明显看穿了这一点,面对特朗普的强硬态度,他没有再激化矛盾,而是选择了收敛。拉夫罗夫的发声和普京的克制,都像是在为特朗普铺路,也试图缓和因为梅德韦杰夫突然紧张的局面。
目前,普京和特朗普的会晤正秘密筹划中,双方都明白:一场真正的较量,可能已经接近。特朗普提醒梅德韦杰夫别说大话,而梅德韦杰夫用“死亡之手”回应他的“虚张声势”。
这场表面上看像是嘴皮子上的争执,实际上隐藏着两大核武国家在外交和军事领域的激烈角逐。而美俄之间的未来,也悄然被这场意外的“口角”重新书写。
梅德韦杰夫的一次“失言”无意中触动了特朗普的神经,也打乱了原本脆弱的美俄关系平衡。这两艘核潜艇的部署,除了军事上的含义,实际上也是特朗普主动引发的一场外交风暴。普京能否平息这场危机,或许会对俄乌战争的未来走向产生重要影响。